
泽连斯基在联合国大会上扔出两颗“政治炸弹”:他不仅希望中国能介入调解俄乌战争,且首次公开表态表示“战争一结束,我就辞职”。这一番话一经发出,立刻引发了乌克兰国内外的强烈反应。原本特朗普政府以为还能继续在乌克兰问题上施展影响力,没想到泽连斯基直接将辞职的条件摆上了台面。
对于中国来说,这一表态更像是被迫接受的“和平测试”。泽连斯基突然在三方角力的舞台上抛出这一言论,既是在寻找自己卸任的出口,也是在推动国际秩序的重新审视。
“战争一停我就走”:泽连斯基的算计
泽连斯基的卸任表态看似简单,实则并非是要直接下台,而是提出了一个条件。他没有指明具体辞职的时间,而是表示一旦战争结束,他立刻辞职。这一声明并非情绪化发泄,而是对国内外压力的一种回应。
乌克兰的战时状态已经让泽连斯基的总统任期超期了四个月,越来越难绕过合法性问题。至今,关于是否举行选举、如何选举、选举何时举行,这些问题都没有明确答案。泽连斯基知道自己的支持率已经从2022年的九成跌至现在的五成多,首都基辅的抗议声日渐增多;军队伤亡惨重,经济岌岌可危,西方援助时断时续,国内压力大到不得不有所回应。
这时候,泽连斯基通过提出“战争一结束我就辞职”这种表态,实际上是给反对派和国际社会一个“缓兵之计”,避免更大压力的迫使。
展开剩余76%点名中国,泽连斯基的外交算计
泽连斯基此时突然点名中国,绝不是偶然。中国一直保持中立立场,没有明确支持乌克兰,反而在呼吁双方通过谈判解决争端。泽连斯基此时公开邀请中国“帮助劝说俄罗斯停战”,其实是希望借助中国的中立地位,将俄罗斯带回谈判桌。
中国外交部回应得较为克制,强调中国始终站在和平的一边,并通过中国特使李辉不断推动外交努力,争取将局势带回谈判轨道。但泽连斯基的这一举动,表面上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卸任的合理场景,实则是在美俄角力的舞台上寻找一个不那么激烈的第三方调解者。
在泽连斯基宣布辞职的表态之前,他刚与特朗普见过面,特朗普表示会支持乌克兰恢复所有领土,听起来似乎是强力支持,但随后却有消息泄露出美国的“和平方案”:要求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归俄罗斯,东部地区实现自治。这种反差让泽连斯基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。
中美俄的博弈:各自有算盘
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没有改变,始终强调劝和促谈。外交部和驻联合国代表多次表示,战争无法通过武力解决,最终的结局必然是通过谈判。中国提出的“四应该”原则,即应尊重主权、停火止战、恢复谈判、推动重建,虽然在西方媒体眼中显得有些模糊,但在中东、非洲和东盟等国家眼里,中国是目前为数不多能够在各方之间协调的角色。
美国的态度却更为复杂。特朗普政府虽然在外交上表态支持乌克兰,但其内部却有声音传出,表示如果乌克兰不愿谈判,就无法继续得到援助。同时,也有媒体披露,特朗普团队曾讨论过“强制更换乌克兰领导人”的提案,显然这并不是普通的外交操作,而是涉及到政治干预。
拜登政府的支持也出现松动,援乌计划被大幅削减,新一财年的国防预算又被中东问题拖住,美国在支持乌克兰上的资源显得捉襟见肘。
至于俄罗斯,克里姆林宫的态度非常冷淡,直接表示泽连斯基的卸任声明是“新童话”,并强调只有“具有实际权力的代表”才能进行谈判。这不仅是对泽连斯基政权合法性的否认,也体现了俄罗斯希望通过“慢磨战术”,拖延并消耗乌克兰的力量。
乌克兰的“停火与选举”难题
泽连斯基提到“战争一停就辞职”,看似简洁明了,实际操作却充满困难。乌克兰宪法规定,在战时无法举行全国选举。现在大约20%的国土仍在俄罗斯控制之下,超过500万乌克兰人流亡国外,很多地方根本无法设置投票站。更重要的是,战争还在进行,军人如何参与选举?如何进行选民动员?国际观察员能否顺利进入?这些问题都使得乌克兰的选举变得几乎不可能。
泽连斯基的“选举等停火”听起来像是一个承诺,但实际上却设立了一个高门槛。泽连斯基知道停火的可能性微乎其微,但他也清楚,拖延下去只会让卸任的压力更大。此时,他通过“战时状态”来继续合法延期自己的总统任期,实际上是在寻找时间继续掌控局面。
然而,一旦考虑到交接问题,乌克兰内部已有人在蠢蠢欲动。前总司令扎卢日内虽然被泽连斯基撤职,但他在民间的支持度依然很高。扎卢日内虽未明确表态参选,但他已在多个场合露面,表露出“军人背景”的优势。除此之外,一些地方政党也在悄然扩展影响力,特别是在南部和西部地区,呼吁重建和反腐的党派正在崛起。
如果泽连斯基真在战后辞职,乌克兰可能会迎来一届“过渡政府”,由军政联合管理,直到举行正式选举。但问题是,俄罗斯是否接受这一安排?国际社会是否会承认?如果出现新领导人,整个国际局势将重新洗牌,特别是美俄中的谈判也将面临新的变数。
战争的拐点:泽连斯基辞职的背后
泽连斯基的辞职表态,并非一时兴起,而是他在这一复杂局势中做出的精心安排。他意识到自己已经站到了一个关键节点。继续拖延下去,他会面临更大的质疑;而一旦主动辞职,又可能被误解为逃避责任。因此,他希望通过这种表态,制造道义上的高度,同时也为即将到来的谈判设定一个倒计时。
特朗普可能依然试图利用乌克兰作为政治筹码,而俄罗斯则不急,愿意等待乌克兰在消耗战中自我崩溃,或西方失去耐心。中国虽然希望调解,但明白这一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。
泽连斯基能否顺利卸任,不仅关系到乌克兰的未来,更关乎全球力量博弈的走向。他的退场是否能成为和平的契机,还是混乱的前奏,这一切都将取决于接下来各方如何行动。
发布于:天津市杨方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